欢迎访问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服务热线:15805282373

联系我们 中文 English
首页 > 科技成果

一种间接检测形变铝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19 阅读量:10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接检测形变铝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是材料性能中的主要方面,目前主要通过拉伸实验得到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通过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来表征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此时需要加工符合标准的拉伸试样,要求提供一定尺寸和一定质量的待测试材料,需要消耗相对大量的原材料;拉伸实验属于破坏性实验,而且在试样加工过程中容易使试样中存在加工应力,实验结果误差偏高;同时由于材料内部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时检测部分难免出现误差,这就对实验条件及材料的取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现有技术中测量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采用标准拉伸实验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发明一种检测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新方法。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波谱技术是现代新材料的性能测试手段之一,是一项检测含有未成对电子样品的波谱方法;EPR现象最早是由前苏联学家Е.K.扎沃伊斯基在1944年从顺磁性盐类中发现的;最初EPR技术主要应用于研究某些复杂原子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偶极矩及分子结构等问题,主要应用在微结构研究领域,经文献检索,没有报道将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检测用于确定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由于金属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结构之间存在联系,因此,通过材料微结构的研究,发明一种检测材料机械性能的方法值得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检测新方法,通过研究材料的微结构与宏观机械性能之间的联系,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准确率高的间接测定形变铝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采用标准拉伸实验存在的不足,包括:破坏性实验及误差大、测量成功率低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如下:

(1)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属于无损检测,不属于破坏性实验,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拉伸实验测量而言,由于拉伸实验要将试样拉断,试样完全破坏,而本发明仅需要一个小面积干净光洁的金属表面,不破坏试样,减少材料的消耗。

(2)由于本发明不破坏试样,所以可以通过重复多次测量以消除实验误差,现有技术采用拉伸实验,只能一次测量,实验偶然性高,误差大,实验失败率也高,多次测量时需要加工多个试样。

(3)本发明基于金属材料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检测,数据稳定,可靠性高,而且试样加工简单,试样加工过程不会使材料产生加工应力,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拉伸实验时试样加工过程切割、打磨产生的加工应力,这个加工应力对实验结果影响明显,因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拉伸实验难以克服的问题。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801号天润科技大厦C座5楼

电话15805282373(邱光宇)

邮箱17745373@qq.com

网址www.czu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