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服务热线:15805282373

联系我们 中文 English

01

关于我们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是由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和江苏大学共同出资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于2009年5月正式签约成立。研究院依托江苏大学科研、人才以及成果优势,结合常州地方产业特色,以先进装备制造为突破口,着力开展农业装备、车辆与轨道交通、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MBA人才培养等工作。研究院下设综合办公室、产学研部、知识产权部、智能农机事业部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常州科教城科技转移转化中心智能农机分中心,与中国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常州市振动噪声测量与控制技术服务中心”,与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拖拉机数字化设计研发中心”,与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共建河蟹养殖智能设备示范推广基地,与江苏一号农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慧农场示范基地”等产学研基地。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于2020年11月在常研院正式挂牌,依托“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联盟成员现包含16所英国高校,32所江苏高校)的科技、人才、项目资源,致力于推进国际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与项目引育、国际交流等。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thevideotag

搭建江苏大学与常州市地区企业产学研科技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托江苏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的技术转移。目前研究院已为常州地区多家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转移等服务。

研究院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江苏省和常州市的研究资源、运营资源等,秉承贴心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开发与推广、知识产权业务托管等核心业务。

集合行业内骨干企业,整合各企业资源,发挥江苏大学科研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影响企业产品提档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产品档次和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扶持江苏大学科研创业团队、科教城海归创业团队、常州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壮大发展,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开展面向常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现代产品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培训,提升地区企业产品设计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03

新闻动态

2025-08-29

“智链制造·创聚江大”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江苏大学 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圆满举行

2025年8月28日,“智链制造·创聚江大”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在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大学、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科学技术局、罗溪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承办,为校地协同创新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政府代表、江苏大学专家及重点企业代表共40余人参会。参会人员合影会议伊始,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张宜斌致欢迎辞,对罗溪镇政企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罗溪镇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张宜斌致欢迎词随后,罗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史科新上台致辞。他强调,罗溪镇此次与江苏大学的深度合作,将为罗溪镇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罗溪镇政府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创造最优环境。紧接着,罗溪镇经济和科技发展办公室倪瑜佩进行产业推介。罗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史科新致辞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会议进入集中签约仪式环节。唯启精密机械(常州)有限公司与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就“高温风机循环热交换自冷系统开发”项目达成合作;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签署产学研框架协议。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签约仪式签约后,开展了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环节,江苏诚功阀门、常州麦克艾盟先后上台针对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阐述。随后的成果路演环节,江苏大学教授专家围绕材料技术、设备开发、水力模型三大方向带来前沿成果分享。随后座谈交流环节开启,现场同步设置两大分会场,实现精准化、差异化沟通:第一分会场聚焦“企业-高校一对一技术对接”,现场交流成果显著,7家企业就材料应用及改性、非标设备产线、流体技术和汽车工程技术均有意向与高校老师进一步推进需求沟通,力争促成实质性合作。常州麦克艾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化工学院戴江栋副教授交流第二会场中,罗溪镇青商会与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就围绕打造创新生态链、共建合作平台、细化人才科研合作及保障措施研讨,并签署合作备忘录。罗溪镇青商会与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签约仪式未来,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为常州国家高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创新根基、增添发展活力。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2025年8月29日
“智链制造·创聚江大”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江苏大学 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圆满举行

2025-07-30

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孵化企业——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2025“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并晋级省赛

近日,2025“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专题挑战赛圆满落幕。由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孵化的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众多高水平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并作为常州市重点推荐企业晋级省级相关赛事。2025“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专题挑战赛获奖名单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赛道,聚焦该领域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突破。此次参赛项目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环节,在系统集成、技术适配等方面展现出独特创新思路,贴合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融合发展趋势,精准回应产业高效协同需求。从市级赛事突围并晋级省赛,既源于企业自身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得益于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孵化体系的全方位赋能,这一成果不仅是企业创新实力的见证,更彰显了常州在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培育成效,为区域产业生态注入活力。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场地目前,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积极筹备省级赛事,期待其延续创新势能,在更高舞台展现常州企业技术实力,为本地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添砖加瓦,助力常州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高地。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7月30日
常州博学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孵化企业——常州库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荣获2025“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并晋级省赛

2025-08-13

关于开展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按照《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01工作目标服务国家战略,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跨区域有组织科研攻关,协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争取在3年内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合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02有关要求(一)揭榜任务本通知发布的重点任务来自《关于开展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征集的需求。经专家需求评估后,形成69项需求任务清单(详见附件),需求详细信息登录平台注册后可见。(二)揭榜对象本揭榜任务面向有条件、有能力解决榜单需求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创新团队。揭榜方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三)揭榜流程1.揭榜方登录“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http://www.csj-stcloud.com)--联合攻关--点击“方案提交”,按系统提示提交解决方案。揭榜方可选择揭榜任务中一项或多项提出解决方案。2.平台管理方自需求发布起,在入库截止时间之前,实时将收到的解决方案推送至需求方。3.需求方对解决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需求的匹配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必要时可与揭榜方进行充分沟通,有多个解决方案可供选择时,可通过项目路演,加速精准匹配。平台管理方将配合需求方做好沟通衔接、专家推荐、路演组织等服务保障工作。鼓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集结科研优势力量,提出解决方案。(四)储备入库需求方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时,可登录云平台,提出“入库申请”,提交解决方基本信息,经管理平台确认后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储备库。储备入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对外揭榜需求全部找到意向解决方案的,可入库,显示“揭榜成功”状态;2.对外揭榜需求部分找到意向解决方案的,可入库,显示“部分揭榜成功”状态,需求方继续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3.对外揭榜需求全部未解决,暂不入库,需求持续有效。在攻关名称和任务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方可结合研发实际,调整其中部分对外揭榜需求,但不影响其他揭榜任务按程序执行。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根据《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及配套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组织后续项目申报。(五)揭榜任务要求1.需求方应立足国家战略,发挥创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组织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优势科研力量,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创新联合体,推动项目、人才、平台、资金一体化配置,联合攻关以解决“卡脖子”难题。2.联合攻关应突出以解决关键技术、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等为目标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合作。3.需求方的合作单位中,应包括需求方所在省(市)以外的至少一家长三角区域单位参与。(六)时间节点项目储备入库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4日16:30。03咨询方式021-24197781、24197793、24197721、24197749csj@stcsm.sh.gov.cn附件: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清单
关于开展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工作的通知

2025-07-23

江苏大学常州校友会迎来淮安校友交流——深化校友纽带,共话产研融合

2025年7月18日,江苏大学淮安校友会副会长蒋洪涛莅临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州校友会五棵松1号驿站)交流。常州校友会会长张秋刚、秘书长邱光宇热情接待,并组织在常校友部分企业家参会,围绕校友企业发展及与淮安产业适配度作专题交流。江苏大学常州校友会会长张秋刚首先对蒋洪涛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常州校友会始终以服务校友企业为核心,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期待未来能与淮安校友会携手,推动两地校友企业在相关领域深化合作。座谈会上,蒋书记介绍了淮安近年来的经济状况、产业布局与政策优势,重点解读了经开区在科技孵化、人才引进、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支持举措。他表示,淮安校友会将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常州校友企业与淮安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交流现场,会长张秋刚、副会长赵旭、理事赵德安分别介绍了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恒维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州慧而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此次交流为常州校友企业与淮安发展搭建桥梁,促进资源互通,助力校地协同、校友会携手,在产业融合与企业成长道路上迈出新步伐,期待后续两地校友会的交流结出丰硕成果,赋能地方经济与校友事业双赢发展。江苏大学常州校友会
江苏大学常州校友会迎来淮安校友交流——深化校友纽带,共话产研融合
查看更多